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
|
一心三觀與淨土法門
一心三觀與淨土法門
龔曉康
一、引 言
所謂一心三觀,是於一心中圓修空、假、中三諦,出自《摩訶止觀》卷第五:「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曆一切法亦如是。」[1]一法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若有所說,皆是假名,即是假觀。一切法實是一法,全體即空,是為空觀。此一法,具一切法,故非一、非空;此一切法,實是一法,故非一切、非假。非空非假,即是中道。就介爾陰妄之一念,觀空、假、中三諦時,所觀的三諦相即互融、非縱非橫,能觀的三智雖各各不混其用,但無前後次第差別。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認為空、假、中三觀有藏通別圓四教不同。藏教所說,分析方空為空,賴緣之假為假,非斷非常為中。雖此三句皆談空理,然不達諸法當體即空,故不成即空。通教所說,諸法如幻為空,假名施設為假,離斷常二邊為中。雖體諸法如幻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之意。別教亦說即空即假即中,但以三觀各異,須次第修觀。別教所說,無主、虛設、無邊為空,同有名字為假,中真、中機、中實為中。而圓教所說即空即假即中者,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言思道斷,即是一空一切空;但有名字,即是一假一切假;無非實相,即是一中一切中。說空,即具假中;說假,即具空中;說中,即具空假。所以稱為圓頓止觀。雖然三觀有四教分別,但藏教以無我、我所為空,生死、涅?為二,非空義;以俗諦之有為假,法法不相融攝,非假義;離斷離常之中,不能證得法身應化之本,非中義。藏教所成,只是因緣一句。通教人體諸法如幻,不知如幻之因果,非假義;雖以真俗不二為中,而不知中道之體實為不空,非中義。通教所成,只是因緣、即空二句。別教人雖以非空非假為中,而不知中道具一切法,遍一切法,所說之中,只是但中。別教所成,只是因緣、即空、即假三句。圓教之人,知一法即攝一切法,無一法而非法界。空、假、中,俱是法界。所以圓教所成,乃是因緣、即空、即假、即中四句。
一心三觀本為天臺宗獨創的觀心法門,但隨著淨土法門的流行,臺淨融合日趨明顯。傳為智者所著之《五方便念佛門》[2]即以一心三觀而論念佛,文中云:
即觀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若根若塵,並是法界起。一念亦爾,塵剎諸佛,一念照明;六道眾生,剎那普應。初即是後,今始覺知,如大福人執石成寶。必無捨念,別求離念,即邊而中,無佛無念。圓教大乘也。[3]
一念即空即假即中,正念佛時,此念佛心亦是即空即假即中。念佛心起,須以根為因,以塵為緣,因緣相對,即是即空;雖是即空,而諸佛炳現,六道普應,即是即假;雖是即空即假,而皆是法界,即是即中。
二、一心三觀與觀想念佛
知禮承《五方便念佛門》之說,其釋《觀無量壽佛經》「日觀」云:
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觀隨解而進。三藏事定,能想所想,無非生滅。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別知能想,元是佛性,於想能所,次第觀中。圓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
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圓人六根,常所觸對,尚須念念即空假中,豈今修觀頓廢此三?
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無礙;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處顯現。此之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議,以其圓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爾者,非是圓人修事觀也。[4]
修此日想觀,先須開圓解,了此現前一念觀心,即具三千。能觀之心,即具所觀之日;所觀之日,不在能觀之外。能觀所觀,皆是法界,所以即空即假即中。若以三觀分而論 之,則正觀日時,根境相對,既是因緣所生,故即空;雖是即空,而不礙日觀得成,故即假;然若心若日,皆是法界,故即中。此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觀,圓具一心。
其後,懷則的《淨土境觀要門》中也以一心三觀論「白毫觀」:
說雖前後,用在一時。且如照此白毫,即是我心,心外無法,法法叵得,是空;其相宛然是假。假即是境,空即是觀。了了通達,不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達,不為智所淨,亡空也。非染非淨,境觀雙絕,能所頓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後耶?若論假觀,亦復如是。白毫宛然如骨起光,是假;其相叵得,是空;此無持來者,亦無有此骨,是中也。若論中觀,了此白毫,非空非假。若心有想則癡,無想是尼洹,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為,亡二邊也。既其雙亡,必也雙照。以雙照故,空假宛然。亡照同時,不可前後。是則一空一切空,三觀俱空;一假一切假,三觀俱假;一中一切中,三觀俱中。不前不後絕思絕議。[5]
懷則之說,重在三觀互具。如說空觀,空中即有假、中。如說白毫,不出我心,實無白毫可得,是空;而作觀之時,白毫炳然顯現,是假;非空非假,是中。若說假觀,即有空、中。白毫宛然,是假;雖是宛然,而相不可得,是空;能觀所觀皆無,是中。若論中觀,即有空、假,即非空、假。若空若假,皆是觀想所成。所以,一念作觀,即空即假即中。
傳燈則分三觀有橫豎之別。《淨土生無生論》第七之「三觀法爾門」云:
故體達此心空洞無物,謂之空;照了此性具足萬法,謂之假;融通二邊,不一不異,謂之中。然則即虛靈而應物也,即應物而虛靈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稱性而修也,絕待而照也,不思議之三觀也,首楞大定之司南也。此橫論也如此。
若豎論者,或以吾心虛靈者為空,以所觀萬物者為假,以心境不二者為中。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萬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是以觀極樂依正者,以吾心一觀之三觀,照彼一境之三諦,無不可者。以吾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亦無不可者。[6]
橫論三觀,體此心非萬物,為空;照此心具萬法,為假;融通空假,為中。豎論三觀,此心虛靈為空,所觀萬物為假,心境不二為中。
三、一心三觀與持名念佛
智旭倡持名念佛,諸佛名號法爾具足三千性相,持名即是一念三觀。《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第十六云:「良由萬德洪名,稱實所召。只此一名一字,法爾具足三千性相、三諦妙理,法爾圓收頓、漸、偏、圓、權、實妙智,法爾理智本自不二、不二而二,理智宛然。舉一假名,則一切假名,一切實法,一切國土無不歸趣此假名中。是故聞名功德已自不可思議,受持功德尤不可思議也。」現前一念法爾具足三千性相,諸佛名號也是即空即假即中,亦是法爾具足三千,而且諸佛功德圓滿,名號乃從諸佛圓滿功德中所流出,所以聞說與受持名號功德均不可思議。
所持之名,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境三諦;能持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心三觀。《靈峰宗論》卷第四之二「持名念佛曆九品淨四土說」云:「所持之佛名,無論悟與不悟,無非一境三諦;能持之念心,無論達與不達,無非一心三觀。」《佔察善惡業報經疏》捲上亦云:「又所稱之名,雖即三諦,而曆然分明,即不思議假;能稱之念,雖即三觀,而覓之了不可得,即不思議空;能外無所,所外無能,雙忘雙照,即不思議中。」所稱之名雖具空、假、中三諦,而佛號分明,即是不思議假;能稱之心雖具空、假、中三觀,而不可得,即是不思議空;能所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不思議中。此處是以能所合論三諦三觀。三諦三觀之說,是以天臺宗常用的推簡法而得出:
六字彌陀,為因名故名?為因心故名?為亦名亦心故名?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應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與心何預?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則不持時,名何不現?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於心?心能有名,何待於名?又此名字,誰半屬名?誰半屬心?且不持時,名中半名雖無,心中半名應在;離既各無,合雲有何?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彌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緣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實相,舉一全收,無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諦既爾,能念觀智例此可知。
念佛之時,必有所念的名和能念的心。那麼所念的名是從何而來的呢?是從名自生的嗎?還是從所念的心而生?亦或是從名和心所共生?或是非名非心無因而生?如果說名是自生,那又何須心念呢?並且,若名能生,與心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說名是他生,那麼心中應本有名,但未持名時,名為什麼又不顯現呢?如果說名是共生,名自能生名,又何須心才能生?心自能生名,又何須名才能生名?如果說此名一半屬名,一半屬心,那麼是哪一半屬名?又是哪一半屬心呢?未持名時,名中半名雖然沒有,心中半名應該顯現?名與心,分則無名可得;分既無有,合也應無。如果說名為無因所生,既非名所生,也非心所生,何能更有彌陀名字呢?如此推簡名號之性,實不可得,所以說名字性空,緣生幻有。一句名號,三千曆然,所以束此空假中三諦,總名妙假;雖是名號宛然,而束此空假中三觀,總名為空;又名若是心,復何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復何為心?心若非名,名何預心?名之與心,無是非是,即是中觀。一名字性即是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是法界中道實相,所以「悟此理而持名,則一稱一念,頓圓無上菩提。縱未悟而念珠記數,矻矻窮年,未嘗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觀之中。久久熏習,性德漸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四、一心三觀與見三佛、破三惑、淨四土
念佛之時修即空即假即中三觀,能見化、報、法身佛。《靈峰宗論》卷第四之二「念佛三昧說」云:「以知自心即空,得見化身佛;知自心即假,得見報身佛;知自心即中,得見法身佛。如觀自心,能見三佛;則念三佛,亦能顯發自心三德。」[7]空觀破見思惑,以慧眼見化身佛;假觀破塵沙惑,以法眼見報身佛;中觀破無明惑,以佛眼見法身佛。
其次,即空即假即中三觀能破三惑、能淨四土。《靈峰宗論》卷第六之三「蓮漏清音序」云:
顧惟現前一念心性,覓不可得,是即空義;炳現萬法,是即假義;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即中義。迷心即空,名見思惑;迷心即假,號塵沙惑;迷心即中,稱無明惑。三惑既熾,四土斯穢。今一心念佛,不計我我所,即空義顯;隨念佛時,佛隨心現,便知十界皆唯心造,即假義顯;不惟是心作佛,亦且是心是佛,即中義顯。一心三義既顯,便能圓破三惑,圓淨四土。仍於無次第中,假說次第。觀行破惑,同居土淨;相似破惑,方便土淨;分證破惑,實報土淨;究竟破惑,常寂光土永得清淨。即中故常,即假故寂,即空故光。又復三諦皆常,三惑皆寂,三智皆光。此一非一,舉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不縱橫,不並別,不可思議,名秘密藏。[8]
一心念佛,知此一心,無有體性,無我無我所,即得空義。隨念佛時,佛現在前,此佛實不從外來,亦不從內出,假想所成,炳然顯現,即得假義。此現前佛,假觀所成,為是心作佛;而眾生之心,本具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是心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中義。不知此佛因緣所生,為迷心即空,名見思惑;不知此心雖空,而不礙諸佛現前,為迷心即假,號塵沙惑;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迷心即中,稱無明惑。一念佛心,即空即假即中,便能圓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三惑既盡,四土即淨。以臺宗六即而言,觀行位破三惑,凡聖同居土淨;相似位破三惑,方便有餘土淨;分證位破三惑,實報無障礙土淨;究竟位破三惑,常寂光土永得清淨。此三觀非一非三,即一即三,不縱橫,不並別,不可思議,名秘密藏。阿彌陀佛證此一念,娑婆變為極樂;眾生迷此一念,極樂遂成娑婆。
五、結 語
念佛之時修習一心三觀,使「愚夫愚婦行」之淨土法門成為「了義中最了義,圓頓中極圓頓,方便中第一方便。」[9]這實際上反映了自明清以來佛教諸宗會歸淨土的趨勢,也說明瞭中國佛教追求圓融的特質。臺淨融合,禪淨雙修,一方面提升了淨土宗的理論水準,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其他宗派的傳播。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消極影響,那就是片面追求宗派的融通而忽視個性的發展,失去了其理論創新的動力,為日後佛教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注 釋】
[1]《摩訶止觀》卷第五,《大正藏》第46卷,第55頁中。 [2] 《五方便念佛門》一卷,圓仁之《入唐求法目錄》,《佛祖統紀》第二十五中均以為智者所著。據望月信亨考證,此書引用菩提流志所譯《大寶積經》,所以非智者真撰(見《佛光大藏經》「淨土藏」所收《中國淨土教理史》,第100-101頁)。然智旭等皆以此書為智者所撰,並大加宏揚。 [3]《五方便念佛門》,《大正藏》第47卷,第83頁上。 [4]《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第37卷,第217頁下。 [5]《淨土境觀要門》,《大正藏》第47卷,第291頁上、中。 [6]《淨土生無生論》,《大正藏》第47卷,第383頁上、中。 [7]《靈峰宗論》卷第四,《大藏經補編》第23冊,第612頁。 [8]《靈峰宗論》卷第六,《大正藏補編》第23冊,第692頁。 [9]《靈峰宗論》卷第五,《大藏經補編》第23冊,第653頁。
(資訊來源:摘自《法音》2007年第08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