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佛家的處世論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2-13 20:51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佛家的處世論

佛家的處世論
--------------------------------------------------------------------------------


佛家與儒家、道家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現實社會,儒家是入世的學說,它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道家卻堅守著全真保性的避世宗旨;佛家則是出 世的學說,它以超越生命存在為根本目的。佛家把對現實生活和現實生命的超越當作追求的終極目標,但它又以人生為中心來解釋現實存在,構築理想境界,它在承 認世俗生活的某種價值的基礎上,提出世俗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並形成自己獨特的處世原則和規範。

一、日用即道

佛家以成佛為其追求的絕對完善的人格理想,其一切理論、修持,都是要引導人們實現這一理想人格,因此,它實質上是關於人生完善的學說,但佛家卻不是完全脫 離現實生活來追求完善。佛教自傳入中國之後,就不斷與中國現實的本土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的世俗化、倫理化,突破了高僧大德和士大夫思辨的探討,從而與現 實的日常生活相結合,並在大眾中普及。宋僧延壽說:「本末一際,凡聖同源,不壞俗而標真,不離真而亡俗。」(《萬善同歸集一卷上》)在延壽看來,宇宙的存 在是唯一的,所謂本末,只是真際不同的表現形式。無論凡人還是聖人都具有真如佛性,其差別只是隨緣而化的現象,他們都本於共同的種源,即一切眾生皆具佛性與妙圓菩提智慧。

因此,佛家所追求的超越境界是與現實的世俗生活同融的。超越與現實的關係是:離真則無俗,離開了真諦、真際,世俗生活只是一片苦海,不具 有任何積極的道德價值;離俗亦無真,沒有現實的生活實際,而超越的真實就只能是一個完全虛假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空洞觀念。佛家講出世,指脫離、捨棄世 俗的生活,使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論和行為都符合宗教儀軌,遠離一切世俗的紛擾、煩惱,專心致志地修行向佛。但出世、離世並非斷絕與世俗生活的聯繫,更非否 定世俗生的存在。而是要把握世俗生活的本質,認識到虛假、煩惱是世俗生活的真實,用不執著於世俗生活的出世的態度處世,不為世俗生活所累,因此,出世與處 世的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實質,即在於生活的價值觀念,在於對生命與生活真實本質的覺解。

在佛家看來,只要把握了生活的真實,出世與處世也就融通無礙, 明末元賢指出:「人皆知釋迦是出世的聖人,而不知正是入世的聖人,不入世不能出世也。人皆知孔子是入世的聖人,而不知正是出世的聖人,不出世不能入世也。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二九》)出世與入世只是生活的形式,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實現生命的完善,任何生命都是現實生活的表現,出世不能不入世。

佛家追求的涅槃是對生活的終極超越,即超越世俗的生死輪迴,而進入佛的境界,但這並不是要與世俗生活對立。中國佛教禪宗特別強調「體悟」,它反對脫離現實 生活一味進行形而上學的思考,反對離開主體自身的生命活動去追求絕對超越的獨立本體,而主張在自心中見性,在日用中悟道。禪宗六祖彗能說:「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好求兔角。」「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但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疑問品》)。慧能把修行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宣揚法法是心,塵塵是道,主張隨緣修行,隨機參禪證悟。成佛不必通過漸修而可頓悟,只要心向佛,世間生活 便是悟道之所。因此,人的完善與人的現實生活並不對立,它可以而且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實現。

二、處世無累

佛家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體悟大道,完善自我,但絕不是把日常生活等同於道德。它主張以出世的態度處世,在處世中覺悟出世的境界,體驗俗中之真,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根本大道,不執著於俗世的一切事務,不受世俗生活的蒙蔽、局限與制約,即處世無累。

佛家倫理最根本的生活原則就是以法而出、以道而處,它要求持法入世,在社會生活中淡漠功名,輕視利祿,遠離名利的困擾,不為爭權與利所累,同時也不為貧困 下賤而自卑,而能夠等視富貴貧賤。佛家追求自性完美,我與一切眾生悉皆平等,不屈於權勢,不誘於利慾,雖獨處而不為孤,自性充足,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始終 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在世俗生活中完善自我。佛家倫理與儒家思想有高度一致,明末僧人智旭說:「真志佛祖聖賢者,素位而行,不願平外,凡富貴貧賤可,種種 境緣,皆大爐鞴,一切時中,動心忍性,增益不能,然後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如松柏亭亭獨秀於霜雪間,而天地之心自此見」
(《聖學說》)

佛家倫理追求人生的完善,提出人的處世原則,它主張個人完善與一切眾生完美的一致,這種完善是對社會現實和生活的超越,在佛家看來,現實生活是焙煉道德的大熔 爐,只有在生活中戰勝富貴貧賤,聲色臭味的侵擾與困惑,才能真正解脫、覺悟。它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體悟自性、完善自我,把握人生與世界的真實,在現實生 活中證道悟道,不為生死禍福,聲色貨利所動,徹底擺脫,超越他們的束縛,覺悟世界與人生的真實。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因緣而起,隨緣而生亦隨緣而滅, 生生滅滅輾轉不息,無常無我。除了真如佛性之外,其他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假的。因此,人們要認清世間一切的虛幻,把握人生的真實,以人生的真實面對生活的 虛幻,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金剛經》中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是相對住著而言,世間人對六塵境界的執著,使六根在六塵境界中,六識被污染,人失 去原本清淨的自心,佛家要求世間人要「無住生心」,不要執著外物,消除心靈上的負擔,擁有一顆清淨的獨立之心。

三、忍辱無嗔

佛家要求人們不要為世俗的聲色貨利所累,要在日常生活中體悟大道,實現人生的完善,但也並不是說佛家提倡獨善其身,杜絕與外界的聯繫,它同時提倡建立平 等、和諧的人際關係。佛教認為,世間由因緣和合而成,人類也相互為因緣,他人是自我存在、發展和完善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是整個社會生活因果鏈條的一個不可 或缺的環節,人與人之間互為條件,相互依賴,因此,人與人應該團結合作。佛教倫理道德處世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與人為善,它主張寬厚待人,以博大胸懷容受一 切人、一切事,尊重他人,坦然地接受他人所給予的一切,尤其是和平地接受他人加於自己的痛苦與怨懟。

佛家的忍作為處世原則,它具有忍辱、忍耐、堪忍、忍 許、忍可、安忍等涵義,即受到他人的損害、侮辱、誤會時,不能抱怨,能夠承受自己所遇到的一切煩惱與痛苦,證悟佛性真諦並使心安住如此。忍的根本精神就是 對他人加諸自己身心的任何侮辱、惱害,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敵意。佛教特別注意忍辱,大乘佛教,還把忍辱列為六波羅密之一,是菩薩行的基本德目。中國佛 教倫理把忍辱和本土文化中的謙者,寬厚、和諧等德行相結合,佛家的忍辱是對他人的寬容,它能緩解人際關係的矛盾與緊張,建立和諧的生活秩序,它反映了主體 的博大胸襟。

佛教倫理道德在人際交往中強調無嗔無愛,並且把嗔與愛和癡視為人生三毒,要堅決摒除。佛家認為嗔是人們面對他人與自己的思想和利益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不滿情 緒,是人與人之間不可相容、不可協調的隔閡的尖銳表現。它既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又不利於自己的道德修養,特別不利於自己的精神的純潔與安寧。佛家倫理堅 決主張去嗔,嗔不符佛法的根本,它會導致慈悲之心的滅絕,對他人產生怨恨;它使眾生受無名之累,無法覺悟佛家真諦而墜入惡道;嗔使眾生無法保持純淨心性的自覺,達到精神上永恆的超越與寧靜;嗔使眾生喪失善心。

因此,嗔怒將毀滅一切善德,隔斷通往超越與完善的道路。佛家認為,人與人交往應該胸懷寬廣,以慈悲 心腸憐憫關懷他人,合和因緣,利樂眾生,一切為他人著想。不爭不怒,人不能與之爭、不能與之怒,也不能息爭息怒,這樣才能造成人際關係的和諧。佛家認為, 嗔是對外境的一種怨恨之情,由於人們固執有我,在人際交往中妄分彼此,從而產生了好惡,於自己所好者則喜,於自己所惡者則怒,從而產生「愛」,這種愛是人 對事物的貪戀執著。佛教指出,愛妨害著人的道德修養,破壞了人際間的平等與和諧。一個人如果耽於愛著,便陷入幻妄不能自撥。因此,要除卻愛,做到無我無 欲。

在佛家看來,如果人人都能胸懷慈悲之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無憎無愛,這個世界就會呈現祥和、快樂,就會變成人間樂土。


(資訊來源:摘自《覺群》)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